close

太陽的構造--入門篇

太陽直徑大約139萬公里,質量大約2.2×1027噸;是地球質量的33.2萬倍,體積則比地球大130萬倍。它是一個熾熱的氣態球體,平均密度為地球的四分之一。太陽主要組成氣體為氫(占80%)和氦(占19%)。內部持續進行著氫聚合成氦的核融合反應,所以才能不斷地釋放出能量。
太陽從中心向外可分為「內核(核反應)區」、「輻射層」、「對流層」和「大氣層」。但由於太陽外層氣體的透明度極差,人類只能夠直接觀測到太陽的大氣層,太陽大氣層從內向外分為「光球層」、「色球層」和「日冕」三層。

(P.S.小質量恆星只有對流層  太陽等中質量恆星內輻射外對流  大質量恆星內對流外輻射)

 

以下為詳細介紹 

太陽中心:

1.內核區

位置:在太陽平均半徑23(0.23R)的區域
溫度:約8×1064×107K
密度:水的150
其他資料:
內核區
占太陽總質量之40,總體積之15%;此部分產生的能量占太陽產生總能量之90
氫聚合時放出γ射線,當它經過較冷區域時由於消耗能量,波長增長,變成
X射線或紫外線及可見光

由此處融合產生的能量,須歷經百萬年才能傳抵太陽表面。 

2.輻射層

位置:0.230.7R
溫度:1.3×10K
密度:0.079 g/cm3

其他資料
    此層太陽之物質是熱且黏稠的,雖然仍能將熱輻射向外傳輸,但這個區域內「無熱對流產生」,熱能的傳輸全靠氫和氦的輻射-離子發射的光子,但只能傳遞很短的距離就會被其他的離子再吸收,因此距離中心越遠的地方,溫度就會越低
來自核心的γ射線與X射線光子,不斷與層內物質粒子相碰撞,被物質粒子吸收後再輻射,光子平均每走不到1公分就與物質粒子碰撞一次,光子飛不遠就會因為這種情形的發生而消失或轉向。所以這些由核心以「光」形式向外傳遞的能量,大約需經過一百萬年才能抵達太陽表面。

3.對流層

位置:0.7R至可見的太陽表面之間
溫度:
    對流層底部的溫度約為2,000,000K,這樣的溫度已經低到足夠讓較重的離子(ex:碳、氮、氧、鈣、鐵)捕捉住一些電子,使得此層變得幾乎不透明,輻射線變得更難以穿透。伴隨著輻射被阻擋的熱能,最後終將使流體被加熱然後沸騰,而產生對流。對流運動能迅速的將熱量帶至表面,同時流體在上昇的過程中膨脹和冷卻,到達可見的表面時,溫度已經降至6,000K
密度:只有10-8 g/cm3
其他資料:
    此處的太陽物質不再高熱與黏滯,電子也開始被原子核束縛住,所以熱能由內向外的傳遞
不再依靠輻射,而是經由熱對流產生熱柱,讓熱的物質將能量攜帶至太陽的表面,形成米粒組織和超米粒組織。一旦表面溫度下降,這些物質便會往下沉降,再回到對流層內,甚至會回到最深處,從輻射層的頂端再接收熱能。在輻射層頂與對流層底之間,被認為還有「熱對流超越區」(Convective overshoot),由一些騷亂的亂流將能量由輻射層頂帶到對流層底。

太陽的大氣層:

4.光球層
位置:太陽外部,即
人肉眼所見之太陽表面,厚約500公里
溫度:5762K
密度:10-6 g/cm3
其他資料:
    由強烈電離化的氣體組成太陽絕大部分之輻射都是由此向太空發射。
光球層以下的太陽對可見光是不透明的,陽光從光球向外傳播進太空之中,並將能量也帶離了太陽
仔細觀測可看到尺度大小約為1000公里的米粒組織,此一結構是由對流所造成的。另外可看到太陽黑子!

5.大氣層
位置:
    分佈於太陽光球層外面,由極稀薄的氣體所組成,厚約數百公里,呈現幾乎是透明的太陽大氣層
其他資料:
    大氣層可以透過各種不同的電磁頻譜,從無線電經過可見光到γ射線來觀察。太陽的大氣層可以區分為五個部份,最底部為溫度最低的
色球,往上是很薄的過渡帶,然後是日冕,最外面是太陽圈(heliosphere)。太陽圈是太陽大氣的最外層,密度非常稀薄,並且至少越過冥王星的軌道,在與星際物質遭遇的邊界處稱為日鞘(heliopause),並形成震波前緣。

6.色球層
位置:光球之上500公里處
溫度:4,000K
其他資料:
    大部分由氫和氦組成。在這種溫度下簡單分子(ex:一氧化碳、水)都能夠存在,從
吸收光譜中能夠檢測到它們的譜線。色球層外是深入太空的銀白色日冕,其溫度隨高度上升而增加,頂端溫度可達100,000K,高度有時達幾十個太陽半徑。
太陽的邊緣氣體密度很低,使得此部份的發光強度,只有光球的萬分之一。在日全蝕中,只有當月面剛好把光球全部遮擋時,才能看到玫瑰色的色球層。

7.過渡區
位置:色球層之上
溫度:從100,000K快速的增加到與日冕相同的1,000,000K
其他資料:
    溫度的增加使過渡區中的
氦完全被游離。過渡區沒有明確之高度界線,而在色球上造成了被稱為針狀體(spicule)和色球暗條(filament)的現象,持續卻混亂的運動好似光輪運轉不止。

8.日冕
位置:太陽大氣層向外延伸的部分,和太陽風一起充滿了整個太陽系和日球的空間。
其他資料:
密度在最接近太陽處的日冕底部,粒子數密度為1014/m3~1016/m3,延伸到地球軌道附近的日冕密度為1017/m3。日冕的溫度有數百萬K,目前還沒有理論可以完整的說明日冕的高溫。日冕的溫度雖然很高,但密度很低,因此所含的熱量很少。

9.太陽風:略

從太陽之構造可知,太陽並不是一個溫度恆定的黑體,而是一個具多層結構,且每層結構會發射不同波長之電磁波,也會吸收不同波長之電磁波的輻射體。不過在太陽能利用中通常將它視為一個溫度為6000K,發射波長為0.33μm的黑體輻射球體。

太陽能量以輻射和對流的方式由核心向表面傳遞熱量,溫度也從中心向表面逐漸降低。由核聚變可知,氫聚合成氦在釋放巨大能量的同時,每1克質量將虧損0.00729g。根據目前太陽產生核能的速率估算,其氫的儲量足夠維持600億年。

 

(補充:

各種質量恆星內部構造

在溫度梯度足夠時,對流是能量轉移的主導方式,氣體在一個特定的小包內,如果經由絕熱過程輕微的上升,它便會在恆星內持續的上升。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它比周圍的環境稍為溫暖一些,上升中的小包是有浮力的,並且會繼續上升;如果上升中的小包比周圍的氣體冷,它將會落回它原來的高度。在溫度梯度較低和透明度低的區域,能量將通過輻射來轉移,而輻射成為能量轉移的主導。

主序星內部的結構取決於恆星的質量

質量與太陽相近的恆星(0.3–1.5太陽質量),包括太陽,不需要太大的溫度梯度,氫轉換成氦的融合主要通過質子-質子鏈進行。因此,內部的能量轉移輻射為主導。質量與太陽相近的恆星,在外圍的部份溫度夠低,因此氫呈現中性,對紫外光是不透明的,所以對流成為主導。因此,質量與太陽相近的恆星有著輻射的核心,在外圍則是對流的殼層

質量稍大的恆星(質量大於1.5太陽質量),核心的溫度大約超過 K,所以氫融合成氦的過程主要是碳氮氧循環。在碳氮氧循環,能量孳生率是溫度的15次方,而質子-質子鏈的孳生率只是溫度的4次方。由於碳氮氧循環對溫度的高度敏感,在恆星內部的溫度梯度已經足以在核心造成對流。在恆星的外圍部份,溫度梯度更低,但溫度足夠高到使得氫幾乎完全都被電離,所以恆星仍然以紫外線的形式輻射出能量。所以大質量的恆星外面是輻射的殼層

在主序帶上質量最低的恆星沒有輻射層,主導能量傳輸的機制是對流巨星也幾乎全都是對流。)

全文完

如果喜歡請不要吝嗇分享出去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特級大師 的頭像
    特級大師

    魔球理論&滄浪詩話 ── 特級大師的部落格

    特級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