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9~20賽季 火箭隊季中分析系列二部曲

其實休賽季有一段時間是對火箭隊頗失望的,除了簽下 Ben McLemore 和 Anthony Bennett 之外毫無動靜,看似又要虛度一年光陰。直到一筆交易迎來 Russell Westbrook,又迎來 Tyson Chandler 與Thabo Sefolosha 加盟 ,才讓火箭隊重返爭冠勁旅。然而,登峰造極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當 Westbrook 逐漸融入球隊、找到過去前所未見的高效率身手,Harden 卻陷入得分低潮,讓火箭隊一直無法脫穎而出。(✩1 Westbrook能否重回巔峰分析文)

的確,火箭隊不必害怕,畢竟例行賽戰績並不代表什麼,我們有西區第六卻一路過關斬將取得總冠軍的經驗。而就像當年在季中交易補強迎來「滑翔機」Clyde Drexler,今年季中雖然沒有巨星加入,卻譜出本世紀NBA涉及最多球員(12人)的四方交易。更加巧合的是,與今年的被交易的 Clint Capela 相仿,當年送走的籌碼也是隊內重要的籃板手(Otis Thorpe),且在這兩筆交易後,球隊的籃板能力皆遭遇挑戰。

當年,歷經重重困難才從西區殺出的火箭隊在總冠軍賽以 4-0 橫掃 O'Neal 率領的魔術隊成功封王,這樣的結果讓我更加期待今年度火箭隊的表現。

話說回來,火箭隊在交易後首戰即面對前場堅不可摧、高居聯盟第一的湖人隊;在眾多球評一面倒看衰的情況下,火箭隊在 Harden 手感不佳的情況下依然戰勝對手。沒想到下一場遇到太陽隊禁區卻淪為死亡角鬥場,在 Westbrook 缺席、射手群熄火的情況下慘遭血洗;隨後一戰與爵士隊角力至最後一刻吞下逆轉三分彈惜敗,直到全明星賽前最後一戰才強勢反彈擊敗強敵塞爾提克隊。

(✩2 我在2020賽季季中交易首部曲分析中已經將整筆交易與 Robert Covington 能帶給火箭隊的影響進行完整分析 建議先看完該文再繼續閱讀本文章)

當 Clint Capela 真正離開火箭之後,會對球隊造成哪些影響是十分重要的問題;Robert Covington 在季後賽能帶給球隊的效益是否大於 Clint Capela 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因此,本文我會著重在「Capela 的離隊分析」,至於結果是優是劣就待讀者自行判斷。

    少了 Capela 這位火箭隊上唯一堪用的中鋒,首當其衝的就是隊上頭號進攻手 James Harden。Harden 和 Capela 的擋拆算是火箭隊在例行賽場場都會出現的配合,雖然從 Capela 正式站上先發後始終被人詬病在進攻端缺乏自主進攻能力與投射手段、只會空接,但是真正的把空接灌籃練成看家本領的球員在聯盟也是屈指可數、鳳毛麟角。

    由於當年作為 Howard 的替補,Capela 基本上只著重於空接、護框和防守,因此在逐年進步下空接技巧雖不可謂天賦異禀但也稱得上一大利器。不僅如此,和其配合的 Harden 作為歷史級別的得分手又帶有傳球能力,到了後期 Capela和 Harden 的空接不僅是在技術上互相配合砥礪,更形成了心有靈犀的默契。2016~17賽季,Harden 傳球給 Capela 的助攻成功率為 97%,高居歷史第一,許多旁人看似不可思議的空接傳球對於這組鋒衛搭檔來說只是例行公事。雖然在季後賽 Capela 的空接總是遭到針對防守而效率降低、難以施展;但當火箭球迷看到 Capela 高高躍起將皮球灌入籃框,無論愛之恨之絕對是我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capela」的圖片搜尋結果

    其實角色球員想要成為空接高手、甚至能和巨星天衣無縫的搭配肯定並非一日之功。前公牛王朝球員、單換 Dennis Rodman 的 Will Perdue 在曾採訪中就提到,像是 Allen Iverson、Michael Jordan 這些超級巨星即便不需要太多練習依然能夠統治聯盟,可是角色球員卻完全不同。他們得比巨星更自主訓練,才能在巨星身邊打好球、做好自己的角色,甚至需要根據球隊體系或搭配球員的屬性進行更多調整。

    對此,Will Perdue 做了精準的舉例:以他自己而言,和 Jordan 執行擋拆就與和 Steve Kerr 執行擋拆相差甚大。跟 Steve Kerr 打擋拆,Perdue 得在進攻體系上承擔更多任務、拿出自主進攻手段,可是跟 Jordan 打擋拆則是要創造更多空間讓這位歷史最佳分衛單打取分。Perdue 還強調:角色球員其實更需要苦練,畢竟自己所擁有的天賦與技巧肯定有缺陷,而勤能補拙。反過來說,一位能夠與巨星完美配合的好角色球員其實可謂可遇不可求。

「rodman」的圖片搜尋結果

    那這麼說來,火箭隊為什麼還要將 Capela 這樣能與 Harden 搭配的球員交易呢?在此我以簡單明瞭的數據進行分析:

    近四個賽季, Harden 利用擋拆所創造的得分數據逐年下降:從 16~17場均11.8分、17~18賽季場均9.3分、18~19賽季場均7.3分、再到19~20賽季的場均6.4分; Harden 的進攻越來越不依仗擋拆。從上述數據可以得知,這幾年火箭隊進攻體系中所採用的策略偏向"以最簡單的戰術直接得分" 畢竟對於 James Harden 這種高產值得高效率的歷史級別單打手來說,如果單打就能拿到分數,何來使用擋拆之需求?當 Harden 每個賽季都持續蛻變成為更厲害的單打手,利用他的身材、臂展優勢亦或者是節奏的變換與爐火純青的技巧,根本不需要擋拆、掩護這些戰術的加成便能致對手於困境。也許權衡到 Harden 在進攻端的改變,再加上 Westbrook 與 Capela 一直找不到互相增益的打法,於是在本賽季季中,火箭隊決定進行魚死網破的豪賭送走效力多年的 Clint Capela 以換取 Robert Covington 在進攻端的外線能力與自信。

image

    但是換掉中鋒後問題卻浮出水面:雖然 Harden 個人進攻端並不特別需要擋拆,但是球隊的體系卻是需要有一個進攻端的製高點,可以緩解 Harden 在擋拆中被包夾的壓力。 從對陣太陽隊的比賽來看,當 Westbrook 缺席、Eric Gordon 也因傷提前離場,Harden 縱使有高超的單打能力,但單核帶隊只要對手寄出包夾戰術,其他隊友無法妥善處理球的情況清晰可見。

卡佩拉離開對火箭打擊到底有多大

    而關於上述的推論,即便火箭隊全員健康,我們仍可以將其直接套用於 Westbrook 不在場上、Harden 單核帶隊的時間。當 Harden 找到手感時,對手會更加堅決的給予 Harden 包夾;因為場上沒有一位長人能在內線接應,以最高效率的灌籃取分。也是因為如此,Harden 在處理被包夾的情況時只能找到外線射手群出手三分,一旦隊友手感不佳無法命中空檔三分,進攻籃板和內線又居於劣勢,勢必只會以輸球作收。

    盱衡上段內容,我們可以得知 Harden 使用擋拆的頻率逐漸下降並非因為擋拆戰術不好,而是他想要降低進攻時的複雜程度。不僅如此,當 Capela 尚未被交易時,即便 Harden 直接進行單打,對手還是會對擋拆戰術有所防備,可是如今火箭隊常規輪換陣容沒有長人時,防守者便不需分神於擋拆順下的威脅,防守者能帶給 Harden 單打時的干擾也就更加強大。

    當然,或許有人會提出,難道現在的隊友不能為 Harden 擋拆嗎?的確,不是不行。可是火箭的其他球員除了 Westbrook 之外幾乎沒有人有能力在禁區製造足夠威脅,大部分隊友的空切技巧都不怎麼精進。即便有時在比賽中可以看到 PJ Tucker 拋投或是 McLemore 空接,可是這也只稱得上是偷襲,難以成為穩定的戰術得分點。以往我認為 Capela 在進攻端只有空接功能,而空接在季後賽會因為對手的針對防守難以執行,這讓沒有投射能力的 Capela 成為累贅;可是如果反向思考,拿掉空接戰術其實進一步影響的便是 Harden 的進攻,畢竟 Harden 的單打和傳球可謂相輔相成。

    更冒險的是,火箭隊的進攻穩定性將進一步降低,進攻更加依靠三分手感,以大數據看來並非不可,但是卻無法避免關鍵場次全員手感失靈的情況,前年西決第七戰連續27顆三分打鐵的前車之鑑還歷歷在目。這邊還有一點值得討論:當Harden 傳球給予矮個子球員切入,許多情況必須以擊地傳球執行;然而,Harden 並非那麼擅長擊地傳球,他能否在剩下不到半個賽季將這項技巧磨練至他空接傳球的水準?我認為非常有難度。必須提到的是,擊地傳球其實對於對手的預判抄截更加有利,Harden 原本就已經偏多的個人失誤數據如果再增加恐怕不那麼樂觀。

卡佩拉離開對火箭打擊到底有多大

回到 Will Perdue 的那句話:「角色球員能在超級巨星身邊打好球,絕對不是一日之功。」從熟悉巨星的打法、不斷地調整自己再到能利用自身優勢給予對手壓力同時又不會影響到巨星的發揮空間,這並非一時半刻就能達成的。

    當然,看到這樣的分析,或許會讓讀者認為火箭隊本賽季註定與榮耀失之交臂;可是如此判斷也太過倉促,因為別忘了 Mike D'Antoni 的體系並沒有非常複雜、也不會讓側翼球員承擔太多任務,這對於新球員的融入算是很大的喜訊。

卡佩拉離開對火箭打擊到底有多大

結論:

在 Daryl Morey 的妙手安排下,火箭隊總算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側翼資源。然而,當魔球理論走向極致,也讓球隊的前景充滿了不可預知性。

下半季火箭隊的賽程相較於西區其他球隊而言沒那麼艱難,對手平均勝率為 47.7%,這讓火箭隊有更多機會對於球隊陣容進行嘗試。當然,也少不了五六場與強隊切磋、檢驗自身實力的機會。

作為球迷,我只能衷心期盼,火箭隊能突破季後賽的重重枷鎖,讓 Mike D'Antoni 的小球戰術與 Daryl Morey 的魔球理論得到總冠軍的加冕,登上 NBA 戰術的大雅之堂。

arrow
arrow

    特級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