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為何堅持讓Gordon先發?
幾經推敲,X 因素水落石出!!
如果說休士頓火箭是本賽季最打臉球評預測的球隊肯定毫無爭議。雖然 Chris Paul 已經變成了33歲的老將,然而,去年的65勝17敗實在是太過亮眼,使得專家們都給予火箭不低的預測勝場數。雖然我們都知道火箭隊進入季後賽一點都不讓人意外,只不過季初火箭遭遇到嚴重的傷病潮與許多球員的低迷使得 Chris Paul 4年1.6億的大合約成了眾夫所指的對象。
可是,不放棄、止跌反升一直以來都是休士頓的故事。
排名一度居於西區倒數第二的他們,在季中 James Harden 開啟歷史最瘋狂的得分饗宴一次一肩撐起球隊,在連續得分30+的場次裡硬是打出 21勝11負的戰績把火箭帶入季後賽球隊,更讓人意外的是,火箭在後半賽季發力更是一度有機會拿下西區第二顯然是超出許多球迷包括我的預期,至少我之前並不認為火箭隊能打得這麼好。最終排在西區第四的火箭不僅成為了繼勇士、金塊後第三支鎖定季後賽席位的球隊,而且還以53勝收官,同時又再次成為了勇士隊最具威脅的假想敵。
火箭隊的逆襲我認為可以清楚地用兩方面來囊括:一來是 Harden, CP3, Capela 這些核心球員的爆量輸出以及傷病歸隊後的狀況回暖,二來就是隊內的角色球員也打出氣勢、季中的淘寶效果都超乎預期,幾乎沒有適應期就完美磨合。
而說到這點也不能不提出身西北大學、MIT的聯盟最佳總管 Daryl Morey 本賽季一系列的精彩撿漏:Austin Rivers、Kenneth Faried、Danuel House......這幾位球員讓火箭隊的陣容深度大幅提昇,與季初迥然不同,又重新有了一支爭冠球隊應該有的樣子。
其中,在大部分火箭球迷心中,最大的寶藏球員應該是 Danuel House,雖然我個人不完全認同這個觀點,然而,這是個值得討論的議題:對於火箭而言,Danuel House 的意義並不僅僅限於賽季初的優質救火表現和二度進宮後的前場進攻補強,他在看似站穩先發大位之後反倒被 Eric Gordon 取而代之回到替補。起初,看到這樣現象的我應該和絕大部分的火箭球迷一樣感到不解,EG 生涯以來主要打得分後衛,不是以防守見長的他怎麼會頂著身高劣勢被派去擔任小前鋒呢?這不是自廢替補深度外加前場防守的行為嗎?然而,起初我也是將這些疑惑深藏心中,只是,當我看到 Chris Paul 帶著四位替補創造恐怖的淨勝分差,看著火箭在明星賽後的防守效率居然高居全聯盟第二;我恍然大悟:Eric Gordon, Danuel House 與火箭的第二陣容之間似乎藏著許多值得深思之處。或許看來讓人一頭霧水且無跡可尋,可是,透過一些蛛絲馬跡又能悟出許多端倪......
今天,就由我來揭開這神祕的面紗,原來火箭隊的精密佈局超乎了我們的想像。
首先,我們很明顯的知道,火箭隊的“新版 Ariza”不是 House,而是 Gordon。
雖然以總體來說,House 的二進宮算是皆大歡喜的:前六場比賽,他加入火箭的效果明顯,打出5勝1負的戰績,其中,House 有四場比賽得分上雙。
美國時間3月19日對陣老鷹的比賽,House拿到19分3板2助,正負值高達+20;3 月23日對決鵜鶘,House以恐怖的83.3%命中率拿到14分。雖然對陣馬刺一役4投0中仍然瑕不掩瑜,整體而言,House 能把握住大部分的空檔三分,這對於火箭隊來說已經足夠。
總教練 Mike D'Antoni 說道:「他為我們帶來很大幫助,這是毫無疑問的。他只是在暫時離開後又繼續回歸了他原本所處也所該待的位置。他在這裡打球的方式,不僅僅是一場比賽或者一周的比賽,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他真的打得很好,他會是我們球隊的一個很好的補充。”
轉錄自隨隊記者 Jonathan Feigen - <<Houston Chronicle>>
看 House 的比賽總給我一種感覺:大部分時間裡他只要一上場就能夠有貢獻,也就是微波爐型球員,不需要調整和適應、即插即用,上場就是盡量給予球隊火力輸出,而且除了空檔三分之外,還有一定的切入能力。而不知行文到此各位是否發現,這樣的評價與論據之前一直都是用在我們隊上的某位球員身上呢?沒錯,就是 Eric Gordon,尤其是在他拿到年度最佳第六人的那個賽季就是這種感覺:只要不是狀態奇差,上場就是得分、得分、得分。
讓我們把時針撥回到賽季初,Chris Paul, Eric Gordon 因為湖人挑起衝突導致禁賽和各種傷病原因無法出賽,當時 House 打出了優異的救火表現,在主力軍陣容還有嚴重傷病潮時,Mike D'Antoni 順理成章地把他提到了先發陣容。
當時,在火箭球迷的評論區也順勢出現了一個論調:在 Gary Clark 的短暫高光、雙向合約轉正之後,其實 House 才是接替 Ariza 站穩首發小前鋒的最佳解答。可是,一個很明確的問題也呼之欲出:真的應該安排 House 打先發嗎?
其實,當火箭陣容齊整時,D'Antoni 和他的教練團隊會更傾向於讓 Eric Gordon 擔任先發大位,擺一個三後衛的奇陣,以求對於進攻空間有巨大的加成。
儘管 D'Antoni 在平日的採訪中能夠看出他非常認可 House 的實力,在有首發球員缺席時他都願意把這個位置留給 House,但現在讓 House 打替補的輪換方式,對火箭來說或是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先從倫理道德方面評析:一位二進宮的球員剛剛回來就把功勳老將給擠到替補席,聽起來就不那麼妥當,這不僅僅是實力高低的問題,還有對於老將有沒有給到足夠的尊重,更何況 Gordon 也不是什麼老將,他仍然在巔峰,只是開季時狀態不佳而已。
再者,由於火箭是爭冠球隊,目標放在季後賽走得更遠,因此把 Gordon 加入先發是有實際意義的。因為 House 只是位季後賽菜鳥,在面對高強度賽事時的經驗並不足夠,抗壓性也不夠強,而且 House 有臂短的缺點,如果對方小前鋒是全明星球員,雖然 Gordon 有身高劣勢,仍然是比較好的防守選擇。
火箭首輪與爵士的賽事證明了 D'Antoni 與教練團的推斷是完全正確的:House 在季後賽的命中率大幅下滑,空位三分也不像例行賽那樣穩定;反觀 Gordon 不僅在進攻端能有所貢獻,他在防守端更是完完全全被低估了!憑藉著一己之力鎖死 Donovan Mitchell 成為教練正確安排的最佳例證!
我們再來看看一條數據:本賽季 Eric Gordon 先發前 45 場比賽場均可以得到17.4 分2.5籃板2.2助攻,三分命中率36.5%;而打替補的15場比賽,Gordon場均則只有13.7分1.9籃板1.8助攻,三分命中率為29.3%。的確他的替補數據或多或少受到季初低迷的影響,然而,這樣的差異還是不可謂不大。
單單就這些基礎數據來看,打先發的 Eric Gordon 無庸置疑是一位更高效的球員。雖然 Gordon 也有一定的控球能力,然而,出乎意料地,讓 Gordon 去和 Harden、Chris Paul 一起打球,對於他來說反倒是提高得分效率,他能很好的扮演冷血射手的職位,三分線外一部接球就果斷開火,皮球順勢入網。而替補方面的得分與控球也不需要擔心,不僅 CP3 帶著四位替補用他一手歷史級別的組織進攻讓對手看了心驚膽顫,季中得到的 Austin Rivers 更是控球、切入、防守樣樣行,Rivers 更成為火箭防守快速後衛的最佳人選。我們得知,把Gordon 放入先發才是對球隊更加利多的輪換方式!
當然,或許你會拿出這麼一條數據來反駁:本賽季當 Gordon 和 Harden、Paul 一起出場時,每36分鐘只能拿到15.1分1.4助攻;而當他獨自帶隊時,每36分鐘的個人數據則是不俗的31分4.4籃板4.1助攻。(本賽季Harden每36分鐘可得到35.3分7.3助攻6.5籃板,而那可是近五十年來最強大的得分表現)
當然,小樣本數據以每36分鐘的方式放大後或許會有失真與溢價的問題,例如,如果把 Hartenstein 在季後賽的表現轉為36分鐘,他會變成48分12籃板的巨獸,可是其實 Hartenstein 在火箭隊前四場季後賽只獲得了3分鐘的上場機會,而且是在比賽失去懸念的時候。不過,Gordon 獨自帶隊的時間也沒有那麼少,還是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而且能夠反映出當 Eric Gordon 帶隊時他個人會有更好的數據(這也算是他前兩季被安排為第六人,帶領第二陣容時上場就能得分的佐證與他熟悉的打法)。
所有後衛都喜歡球權,也都喜歡出手數,可是,先前才被拓荒者4-1淘汰、連續三年季後賽首輪出局的雷霆隊正好就有一位數據極為漂亮的球員:Russell Westbrook,可是,他的命中率和進攻效率卻慘淡至極,球隊也難以拿到勝利。這也引發我們思考,單核帶隊真的是適合 Gordon 的使用方式嗎?數據會說話,而數據是如此顯示的:
雖然 Gordon 和 Harden、CP3 搭檔時,每36分鐘的得分僅有15.1分,但三分球命中率是要比他單核帶隊時要高得多,從33.3%提高到37.1%;而且,執行三後衛陣容時, Eric Gordon 有了更少的失誤以及更高的正負值。當和 CP3、Harden 搭檔時,Gordon 每36分鐘他的正負值為+50,單核帶隊則是-40。一來一往差了+90之多,答案很明顯了,讓 Gordon 長時間單核帶隊絕對不是個優良的選擇。
不過,其實這並不是一個絕對對錯的二分法問題:Eric Gordon 是火箭教練組選擇的先發,同時當然也可以是帶第二陣容的領頭人。只是,有兩點需要考慮:首先,如果把 Eric Gordon 單獨拿出來當作一個強打點,把現在的 Gordon 當做有自走砲功能的Lou Williams 使用,顯然是不合適的。不僅如此,季後賽的確陣容也需要納入考量,在 Iman Shumpert遭到教練棄用後,火箭前場三個位置只剩下 Capela, Faried, Tucker, House 四位球員,而火箭後場兩個位置則已經有了 Harden, CP3, Rivers,如果再加上 Eric Gordon 反而有太擁擠之嫌,又恰巧 Gordon 能頂上小前鋒,火箭當然也順其自然擺出三後衛陣容。畢竟 Harden 也有一手不錯的低位防守和抄截能力,同樣能進行無限換防。
其實,Eric Gordon 現在更像是一個遊走於兩套陣容的潤滑劑,既可以在先發陣容裡充當一個定點投手並防守對方的小前鋒,也可以到第二陣容去處理球,當然兩者的比例以前者居多。本賽季 Gordon 每場C&S 可以得到高達7.1分,冠絕火箭全隊,他的定點投籃或者突破每回合可以得到1.135 分,超過聯盟83% 的球員;然後他持球與中鋒進行擋拆配合的收益為每回合0.903 分,超過了聯盟71% 的球員。
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這麼說:在 Ariza 離隊後,火箭在嘗試了 Carmelo, Ennis, Clark 甚至是 MCW 之後,才發現其實得分後衛 Gordon 才是最適合接替 Ariza 角色的球員:擁有高質量投射、能持球、經驗豐富、勝任多位置防守的屬性,這都是火箭首發三號位需要的特質。(老實說我認為放掉 James Ennis 頗為可惜,因為他在傷癒復出後表現其實漸入佳境,即便沒有先發水準的不錯的輪換球員,實在不懂為什麼火箭會為了避奢侈稅交易走他......)
遺憾之餘,我們來談談一回熟,二回更熟的 Danuel House。
前方花了許多篇幅來討論 Gordon,那後來提到二進宮的 House 呢?House 在火箭扮演著什麼角色呢?他對於火箭隊輪換和站上小前鋒先發的 Gordon 有什麼幫助呢?
我們可以把 House 當作是另一個版本的 Gordon。可是,House 的任務又與 Gordon 有些差異:在火箭還擁有 Ariza 和 a Moute 兩位側翼時,Gordon 只需要在替補大量得分,除非無限換防對位小前鋒,否則防守前場球員的機會微乎其微。反觀 House 的得分任務較輕,火箭替補有 Austin Rivers, Gerald Green 兩位分別擅長切入、不講理三分的得分好手,火箭只需要 House 穩穩命中空位三分;而在防守端,House 則非常重要,他既需要鎮守小前鋒,對於一個沒有季後賽經驗的年輕人,這樣的角色其實算是有些吃重。而且,季後賽的經驗非常重要,例如今年首輪打爵士第五戰,火箭隊遭遇內線麻煩時,教練總算放上前幾場被棄用的老將 Nene,他也在9分鐘的上場時間裡高效率繳出3全中、8分4籃板的表現。其中不僅有難得的中距離命中,還有第三節最後一攻,Chris Paul 單打未能命中,Nene 壓哨補籃。如果沒有 Nene 上場救火,誰勝誰負還很難預料。
當我們把 House 例行賽和季後賽的表現攤開來看,簡直判若兩人。季後賽 House 不僅投籃命中率只有三成初,三分命中率更是只有26.9%。或許 D'Antoni 知道 House 在季後賽必定會遇到瓶頸,因此給了他許多上場時間磨練、並沒有因為錯失許多基本投籃就直接棄用;這也更直接的證明讓 Eric Gordon 先發的決定非常正確,如果沒有 Gordon 在防守端化身厲鬼鎖死 Donovan Mitchell,火箭隊的首輪比分不會是簡單的4-1。
Danuel House |
得分 |
籃板 |
助攻 |
WS |
PER |
FG% |
三分FG% |
時間(分鐘) |
例行賽表現(39場) |
9.4 |
3.6 |
1.0 |
2.3 |
12.2 |
46.8% (3.0/6.5) |
41.6% (1.9/4.6) |
25.1 |
季後賽表現(5場) |
6.2 |
3.8 |
0.2 |
0.0 |
4.2 |
32.2% (2.0/6.2) |
26.9% (1.4/5.2) |
22.8 |
可是,或許是初探季後賽有壓力,在 House 漸漸適應防守強度後相信他能漸入佳境,而且,House 在例行賽39場出賽裡已經證明了他是同時具備有球進攻和無球進攻能力的球員:House 每場平均的C&S得分為4.2分,在火箭隊只比 Eric Gordon、底角三分王 PJ Tucker、九指扣籃王 Gerald Green 和只有打10場就分道揚鑣的 Carmelo Anthony 少,但是他的 C&S 命中率達到了43.1%。綜合他的出手次數,或許在數據上我們可以把他看作火箭最好的C&S 投手。(Eric Gordon 的數據受到季初超級低迷影響,其實 Gordon 在明星賽後44%的三分命中率也非常恐怖)
僅僅就數據去分析,House 或許是這個聯盟裡最高效的得分手之一,他的定點投籃或者突破、轉換、單打三項進攻手段的得分效率都超過了聯盟的90%的球員。同時,House 也是有能力扛著炸藥包通過持球進攻去沖擊籃筐創造得分機會,這點和 Gordon 一樣。當然,House 會有這樣的得分效率就像 Tucker 能有如此高的底角三分命中率與命中數,這全都是因為火箭的後場太過強大太有威脅性,Harden 身為聯盟第一得分手總是引來層層補防與包夾,而他又恰好有一手精美的傳球功力,往往不看人傳球助攻隊友;Chirs Paul 則更為鬼魅,本身擁有穩定中距離與極強小打大能力的他,堪稱現役聯盟第一組織進攻手,助攻失誤比更是高居歷史首位,有如此勁爆的後場組合總是能找到隊友讓他們在最舒服的位置出手,效率也直線上升。
當然,也是因為火箭以後場帶動進攻,現在的火箭必然不會給 House 佈置太多持球攻的戰術,反而更需要他去做好定點投射的任務。好在在他重新回到火箭後,例行賽三分球投射是足夠穩定的,季後賽的話,則需要時間、經驗、磨練等待 House 成長。
現在的火箭硬是用殘缺的陣容外加季中逃避拼湊出了很好的輪換,每個球員都各司其職。House 有了新的角色,讓第二陣容有了一位能夠信賴的穩定得分點,而就穩定性而言,House 比 Rivers、Gerald Green、Shumpert 還要好,畢竟前場球員的起伏本來就比較小。
同時,House 的再度回歸也讓 Gordon 能夠安心地去打先發位置,不必先發替補兩頭奔馳。於是乎,我們得到了一個很詭譎的結論:現在的 House 扮演的就是之前 Gordon 擔任的第六人角色,而 Gordon 則被迫填充了離隊的 Ariza 的3D位置。其實我們不難看出,用 Gordon 取代 Ariza 是火箭丟了防守大鎖用進攻彌補的無奈之舉,而用 House 代替 Gordon 是火箭缺乏前場替補球員的解決之道,雖然這樣的方案不是很完美,要一個沒經驗的年輕人扛起 Gordon 曾經的位置有如天方夜譚,但是,這也是火箭僅存的方法,只能寄望季中補強的 Rivers 和 Faried 能一起努力撐起替補得分戰力。這或許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因為火箭換上替補陣容時會把雙核心其中一位留在場上控球,而這位核心就已經能造成對手替補很大的麻煩。
火箭想要重走西決路,House & Gordon & Rivers 絕對是最關鍵的棋子。
Gordon, House 這兩位球員會是火箭季後賽階段重要的拼圖,前者已經在上文有很多描述了,而 House 這樣的球員,為火箭帶來的不僅僅局限於上述討論的在戰術層面上的利處,更重要的是他在場上的衝擊力和活力給火箭進攻端帶來了相當重要的加成,這是現在這支火箭缺少的。這也是為什麼他們要簽下 Ruvers, Faried。
Chris Paul 是如此評論 House 的:「他為我們帶來了運動天賦,我認為這是之前球隊所不具備的,防守、進攻、轉換,他就是能理解我們會怎麼打球。他能看懂我們的比賽,他打得很努力,也總是在合適的時機出現在合適的位置上。」
摘錄自 Jonathan Feigen - <<Houston Chronicle>>
季後賽階段,火箭顯然會需要一位奇兵的,過去是 Eric Gordon & Gerald Green,然而近期 Green 的狀態十分低迷,因此,該是 House 站出來的時刻了!
還有,Eric Gordon 日前表達了願意終老火箭的意願,House 的經濟人團隊也希望 House 能繼續為火箭效力。Trevor Ariza 也不只一次表示對於現在的球隊(巫師隊)打不進季後賽感到失望,CP3 也極力邀請他回歸火箭。Luc Mbah a Moute 在回鍋快艇後並沒有受到重用,反而在球隊地位可有可無。或許,下個賽季,這些火箭舊將可以來個大回歸,重回 Mike D'Antoni 麾下,一起率領火箭高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