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澳網場地球速非比尋常地快。
不僅大滿貫得主、去年澳網亞軍 Dominic Thiem 這麼說,前球王 Jim Courier 更幽默表示今年澳網猶如 "playing on glass," where at times it's "near-impossible to see the ball."(在玻璃上打球,有時幾乎無法看到球)
的確,每年硬地球場的速度可能有所不同,然而,今年的球速相比前幾年有極端的提升。這不是我隨便說說,也不是看球者、球評或球員的感覺,而是有數據佐證的。
Hawk-Eye CPI(Court Pace Index 場度速度量表) 指出,今年澳網速度高達50。
50是什麼概念呢?根據 Hawk-Eye CPI 的定義,速度大於45稱作快速場地,40~44為中快速場地類型,35~39為中速場地,34-30為中慢速場地,29以下則為慢速場地。以2017年為例,十三個一千積分以上等級的比賽裡(四大滿貫+九個大師賽+年終賽),球速最快的是上海大師賽的42.9,屬於中快速場地;近五年的澳網中心球場 Rod Laver Arena 速度為 41~42,其他球場略慢35~40。
2017 CPI
2018 CPI
CPI是如何計算而得?透過 摩擦係數 (coefficient of friction)μ 與 恢復係數(coefficient of restitution) e 乘以不同權重再加常數計算而得,公式如下:
CPI=100(1-μ)+150(0.81-e)
由公式我們可以明確看出 CPI 完全是針對球場的「表面」所計算出的數據,而速度除了因場地表面而異,也和比賽用球、溫度、濕度等因素有關。然而,這並不改變本次澳網球速極快的事實,更是近十年來第一個被歸類為快速場地的 大滿貫/大師賽/年終賽 比賽。
場地速度極快的影響:
首先,我得澄清 Novak Djokovic 能拿下冠軍的主因絕對是他自己不懈的努力、精益求精的心態、不肯放棄的精神與強大的抗壓性和意志力;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還沒看過我前一篇文章 Djokovic 的澳網冠軍,與難以跨越的神聖領域 的請先看完該文再接續本文,謝謝!)
不過,在此,我還是得就事論事分析。
場地速度高代表網球落地反彈後速度較快,給予球員的反應時間較少,使移動速度和反應較迅速的選手在場上更具優勢。
由於擁有極佳的移位速度和靈活度,Djokovic 往往能救回許多看似篤定失分的球,不僅令人拍案叫絕,更被國外媒體戲稱為「磚牆」,無論對手使出多刁鑽的進攻他都能找到辦法追到球並回擊。在場地速度中偏快時,墨爾本就已是 Djokovic 的後花園,八次奪冠早已領先群雄;本次場地速度更快,讓球王如虎添翼。
如果硬要從 Novak Djokovic 的技術層面中挑出一項弱點,除了不常用的小球之外,發球算是他技能包中唯一的小瑕疵。作為史上最佳接發球網球員的 Djokovic 的發球局也會如此難突破主因並非依賴重砲發球、也不像費德勒的發球如此精準且變化多端(Ace總數 11344, 一發得分率 77.35%, 二發得分率 56.84%, 保發率 88.81%, 化解破發點率 67.27%, 除一發得分率排名現役第六之外 其餘皆為現役前四),而是因為他的底線擊球穩定、極具深度與穿透力,以及優異的滑步能力(sliding to return)。
然而,場地速度極快不僅讓 Djokovic 得以擴大自己的速度優勢、扛著傷勢逆勢向前,更讓他的發球也成為對手的夢魘。Djokovic 前六戰平均每局打出 0.89 Aces (提升106.97%), 每盤發出4.34記 Aces (提升108.65%),場均更高達 16.66發 Ace (提升208.52%),不僅 Ace 數高居大會第一,更是本屆澳網唯一 Ace 數破百的球員,遙遙領先第二名 Alexander Zverev 的86記 Aces。
當唯一的小缺陷被弭平,世上再也無人能在澳網給予 Djokovic 太多阻攔。
值得一提的是,Djokovic 奪下冠軍除了把自己的大滿貫數推進至18座,更讓亞軍 Daniil Medvedev 無緣升上世界第二,一項珍貴的紀錄間接被留下──從2005年7月24日至今,男子網壇世界前兩名皆為 F4 (Roger Federer, Rafael Nadal, Novak Djokovic, Andy Murray) 成員。
一個橫跨5693天的偉大。
最後,既然本文談及爭議,在本文的尾聲我也一併談及自己對於「Djokovic 受傷爭議」的看法。
事情發生在第三輪面對年輕選手 Taylor Fritz 時,前兩盤以 7-6(1), 6-4 拿下,然而,在第三盤第三局時一次快速變相不幸滑倒,造成右側腹部肌肉撕裂受傷。在第三盤與第四盤因為失去因為僅能發球、失去回擊能力而以 3-6, 4-6 拱手讓出,沒想到他在決勝盤卻奇蹟般恢復,以 6-2 擊敗對手晉級。
然而,不僅賽後對手頗有微詞,球迷與網友的撻伐更如洪水般湧來,質疑 Djokovic 「詐傷」。
我自己身為 Roger Federer 的球迷,說實在並不樂意看到 Djokovic 奪冠;可是,我認為批評他詐傷似乎並不合理。
根據 Djokovic 本人透露,他在第三輪賽後第一次照MRI核磁共振,撕裂傷口為 17mm,但到了冠軍戰後,傷口已增大到 25mm。
如果看到 Kobe Bryant 阿基里斯腱斷裂仍堅持完成兩顆罰球才下場時,你給予 Kobe 高度評價、認為那是拚搏精神的展現;那我衷心期望,你能用同樣的方式看待 Djokovic 帶傷還能拿下澳網冠軍。
別忘了,澳網是網球四大賽事之一。
別忘了,在面對四強的 Aslan Karatsev 和決賽的 Daniil Medvedev 之前,兩人分別處於 8 連勝和 20 連勝的絕佳狀態。而 Djokovic 用了兩個直落三便獲得勝利。
別忘了,只要在身上,是傷口都會痛。
最後,引用 Nadal 評論 Djokovic 傷勢的言論 “It depends what kind of injury you have, ....... If you have some pain and it’s not putting you in a situation that limits you, the movements, maybe you can find a way.”
我們可以知道,Novak Djokovic found his way。或許,是時候說出那句至理名言:
“Never underestimate the heart of a champion.”──Rudy Tomjanovich
【我的文章登上運動視界網球版首頁!跟大家分享!】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本次澳網場地速度所造成的影響,並對本次澳網的其他爭議事件提出分析與見解。 網址附於下方,請大家踴躍點閱!👇👇👇 . 1....
由 Grand Master's Column 特級大師專欄發佈於 2021年2月24日 星期三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