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各電磁波段望遠鏡之觀測目的及觀測區域 總整理

(資料取自 http://www.phys.ncku.edu.tw/~astrolab/New_page/e_book/)

電磁波譜中,如果依照波長分類,由長波長至短波長可以依序分為:無線電 (R)、紅外線 (IR)、可見光 (V)、紫外線 (UV)、X-射線 (X-ray)、 γ-射線 (γ-ray, G).

引言:

大氣視窗影響望遠鏡架設

來自外太空的電磁波,因地球大氣的選擇性吸收,只有可見光與無線電波得以傳抵海平面,位於大部份水氣之上的高山,除可見光與無線電波外,另可做紅外線天文觀測.

世界主要天文台皆建於高山之上: 夏威夷Mauna Kea (4200 m)美國基特峰(Kitt Peak, 2000m)ESO (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 3000m)澳洲塞汀泉 (Siding Springm).

21539728429619_716.jpg

 

各電磁波段觀測考量和目標 整理:

不同電磁波段看到的宇宙 不同,也含有不同的訊息(可見光與紅外線波段所見的獵戶座差異甚大)。

需要注意的是:紫外線 (UV)、X-射線 (X-ray)、γ-射線 (γ-ray)波段,皆無法穿透地球大氣,需「建太空觀測站」.

  1. 無線電波

    一般考量:

    • 能穿透星際塵埃.
    • 能穿透地球大氣.
    • 日夜皆能進行觀測.
    • 需要極大口徑望遠鏡才能達到高解析度.

    觀測目標:

    • 行星觀測
    • 行星、星際磁場

      電子在磁場中的高速運動會輻射出無線電波,可知銀河系的磁場分佈.

    • 星際雲氣

      21cm無線電波的觀測,可以知道星雲中冷氫氣的含量,進而知道原恆星產生之處
      一氧化碳(CO)分子光譜波段的觀測,可以知道分子雲、星際物質、原恆星的分佈.

    • 本銀河系核心
    • 星系結構
    • 活耀星系
    • 宇宙背景輻射

      微波背景輻射(2.745°K)(COBE的結果) 
      COBE: Cosmic Background Explorer﹙宇宙背景探測器)

    觀測儀器:極大陣列(VLA)、 Arecibo望遠鏡

  2. 紅外線

    一般考量:

    • 能穿透星際塵埃.
    • 對地球大氣的穿透力有限,只能在高山或大氣外做觀測.

      近紅外線可穿過大氣,但會被H2O吸收,遠紅外線無法穿過大氣.

    觀測目標:

    • 恆星誕生

      IRAS (Infrared Astronomical Satellite)發現織女星周圍有盤狀物.
      繪架座β星周圍的吸積盤

    • 星際塵埃,或冷星、太陽系行星
    • 本銀河系核心
    • 星系結構
    • 宇宙的大型結構
  3. 可見光

    一般考量:

    • 能穿透地球大氣,但有需考慮大氣消光與紅化效應,高山觀測站有其必要.

    觀測目標:

    • 行星觀測
    • 星雲與恆星演化
    • 星系結構
    • 宇宙的大型結構
  4. 紫外線

    一般考量:

    • 無法穿透地球大氣,需建太空觀測站.

    觀測目標:

     
  5. X 射線

    一般考量:

    • 無法穿透地球大氣,需建太空觀測站(103北市賽考題)
    • 成像需採用特殊安排的鏡子

    觀測目標:

    • 恆星大氣、觀測爆炸的恆星
    • 中子星與黑洞:物質掉入中子星或黑洞的情形.
    • 星系團中的熾熱氣體
    • 活耀星系核或銀河系碰撞的情形.

      觀測衛星有HEAO I,II,III (High-Energy Astronomy Observatory) 其中HEAO II 稱為Einstein望遠鏡.

  6. γ-射線

    一般考量:

    • 無法穿透地球大氣,需建太空觀測站.
    • 無法成像

    觀測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特級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