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籃球賽事的最高殿堂,NBA 不僅引領了世界籃球的風潮與走向,來自世界各地一等一的籃球員都能在此大展身手,強隊或世仇的每次對決更是茶餘飯後必備的閒聊話題。到了分分必爭的季後賽,球隊的起與落、歡呼聲與無奈嘆息交雜成了一片片不可抹滅的回憶。

從以前的中鋒時代、長人當道、雙塔制霸,到現在的大控衛時代、小球潮流、魔球理論;從過去的一人一城、忠誠球隊,到如今隊隊雙星、交易頻繁;從曾經的帶傷上陣,到現在的負荷管理...... NBA 一直在改變,可是改變不了的是球員與球迷那顆熱愛籃球的心,改變不了的是代代輩出的巨星。

從 Michael Jordan、Kobe Bryant與四大分衛,到 Dwyane Wade 與 Manu Ginobili,再到現役的 James Harden,我們見證了得分後衛的傳承;從 Bill Sharman, Dave Bing 到人類電影精華 Dominique Wilkins 再到 Tim Duncan, Kevin Garnett 我們目睹了21號球衣的傳遞;而 Hakeem Olajuwon, Shaquille O'Neal, Charles Barkley, Paul Pierce, Ray Allen 共同舉起了 34號球衣的火炬......

「mj harden'」的圖片搜尋結果

而除了作為時代的眼淚的巨星之外,還有兩項也會引起大量討論的話題,其中一個是有關於球員的勵志故事,像是 James Harden 出身於犯罪率極高的康普頓、單親家庭、兒時又有嚴重氣喘,卻逆襲成為聯盟第一分衛;Gerald Green 在兒時因為意外手指截肢,靠著努力拿下灌籃大賽冠軍後卻遭到交易與揮棄,經歷了風風雨雨後才重新站回 NBA的舞台(故事請點這裡),不過勵志故事並不是本文的重點;而另外一項便是許多球迷口中的『定律

比較有趣的有:

I. 《O'Neal定律一》 自從1984年以來 每年總冠軍賽都有他的隊友 (最近一年為 Danny Green, 他曾在 2009~10賽季於騎士和 O'Neal 成為隊友)

II.《O'Neal定律二》 自從1999~2000賽季 O'Neal 獲得得分王定率隊奪冠後,該賽季之得分王必定拿不到總冠軍

III.《MVP定律》 當兩位 MVP 得主同隊整賽季,該賽季此球隊必獲得總冠軍 (目前七例全數奪冠 Bill Russell & Bob Cousy, Kareem Abdul-Jabbar & Oscar Robertson, Kareem Abdul-Jabbar & Magic Johnson, Moses Malone & Julius Erving, Larry Bird & Bill Walton, David Robinson & Tim Duncany, Kevin Durant & Stephen Curry) Bill Russell & Bob Cous) 而本賽季之 James Harden & Russell Westbrook 組合尚待證明

IV.《狀元籤六年定律》自從 1989年以來,每隔六年的狀元必定會打不出應有水準 (1989 Pervis Ellison, 1995 Joe Smith, 2001 Kwame Brown, 2007 Greg Oden, 2013 Anthony Bennett) 2019 Zion Williamson 尚待驗證

而除了上述保持多年的定律之外,本賽季 NBA 則出現了三大"定律":

☞☛ James Harden 定律: 當 Harden 單場得分超過 40分,則火箭隊必勝

☞☛ Clint Capela 定律: 當 Capela 單場籃板恰為20顆,則火箭隊必勝

☞☛ Kentavious Caldwell-Pope 定律: 當 Pope 有上場且有得分,則湖人隊必勝,若沒得分則湖人隊必敗

由於 Pope 定律適用於他上場的每一場比賽,適用性極高,且多年在西部作為魚腩的湖人隊本季戰績總算迎來巨大突破,因此 Pope 能否得分已經儼然成為湖人球迷及對手球隊密切關注的焦點。

「kentavious caldwell pope」的圖片搜尋結果

然而,當眾人都說著 波普定律 波普定律 時,你是否曾想過,這真的能被稱作定律嗎

波普"定律"真的像牛頓三大運動定律一樣足夠完備嗎 還是這樣的情況只能被稱作原理、理論或甚至只是假說呢

「theory law difference」的圖片搜尋結果

在此我以最平鋪直敘、最容易理解的條列式方式解釋以下名詞 理論假說定律原理定理

1.理論是某一學者所提出或以數學演繹得到的說詞,此說詞並沒有得到實際實驗的證實。(注意: 理論=學說)

2.假說沒辦法用實驗證明的學說(理論) 例如 亞佛加厥假說

3.定律是一個理論經過無數次的實驗且無人能提出反例以駁斥,而成為一個科學事實。定律必須能以數學式表示,且定律是永恆不變的

4.原理是比定律擁有更廣義敘述與定義的科學事實

5.定理基本上只用於數學,例如 費馬最後定理、畢氏定理......

經過了基本的條列說明後,我引用著名自然教學平台 Mr. Chen's Natural Science 關於這些名詞的解釋與介紹,並稍作修改以淺白的文字讓大家能直接理解:

最早期的科學家主要是觀察自然界的現象並做出歸納,而在觀察時便會對許多現象產生疑問。在試圖解決這些疑問時,科學家便會提出一些簡單的猜想,並藉由猜想進行理論的塑造。這些猜想可能塑成不同的胚型,這些胚型就被稱作假說(Hypothesis)。假說如果經過多次實驗證實,且與已知事實相符,才可進一步被視為理論(Theory)。當理論經過了時間的考驗,且隨著科學進展仍然與新發現的事實不衝突,才有可能變成定律(Law)。不過,像是科學家牛頓發現的萬有引力,由於可以解釋日動、地動、雙星互繞等大尺度大範圍現象,因此,此定律有廣泛之應用範圍,便可視為原理(Principle)。而科學界的最終理想,便是要找出一個基本且通用的原則;這些原則才能讓科學上解釋現象時,利用『因果原則Principle of Causality』,即有相同的原因可產生相同的結果。

如果利用此論述,可以發現 波普"定律"根本不能被稱作定律,由於其沒有經過足夠時間考驗;那可以稱做 波普"理論"嗎? 同樣不行,因為目前實驗樣本數還是太少,也就是說,現在只能稱其為 波普"假說"!

「kentavious caldwell pope」的圖片搜尋結果

我引用的上述說法主張定律包含與理論之中,然而,許多國外專家對於理論(theory)和定律(law)的定義持不同看法,我在下方將幾個主流說法提出並分析:

Matt Anticole 在 TED-ed 的影片中曾闡述科學定律和理論的區別,他認為

科學定律是預測某些初始狀態最後產生的結果 ☞☛事情的結果

理論則對於結果試圖給出合理解釋 ☞☛發生的原因

也就是說,Pope 得分可以做為湖人隊贏球的一個解釋,因此有人提出"Pope 理論",但對於湖人隊贏球的解釋可以有很多種,因此會產生非常多對於一個單一事件之理論,但未必會被接受。以現在的情況分析,Pope 理論 只是一個解釋湖人隊贏球的小眾理論,他有可能像煉金術理論或是以太理論一樣被推翻、有可能被視為遙相關,當然也可能像大霹靂理論被科學家所接受,這一切需要時間才能得知;但是由上述說明可知 Pope 理論絕對不是、也不能被稱作定律

 

另外,關於定律、原理、理論,還有這樣的解釋與舉例:

☞☛定律(Law):指相關物理量之間存在的數學架構(關係),已通過實驗的驗證,有其適用的對象、條件、和範圍。

    Eg: 有修習過化學相關課程的讀者肯定知道波以耳定律,一個只適用於定溫定量理想氣體的法則。 定律是為了實踐和事實所證明,反映事物在一定條件下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論斷,並能預測同樣條件下之變化結果。牛頓三大運動定律、能量守恆定律、歐姆定律等等皆符合上方的要求。 定律可說是一種理論模型,得用其描述特定情況、特定尺度下的現實世界,在其它尺度下可能會失效或者不準確。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目前沒有任何一種理論可以描述宇宙當中的所有情況,因此也沒有任何一種理論可能完全正確。

☞☛原理(Principle):指相關物理量之間所遵循的普遍性規則,有廣泛的適用對象和範圍。

    Eg: 著名的槓桿原理、測不準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都被歸類於原理的範疇。原理為一抽象的客體,其具備反映出某個/某些現象或機制的運作中普遍存在之基本規律的能力。原則是一種一般化,人類使用這些普遍存在的預測或解釋,從而增進生存的能力。

    例如,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指出:在一個量子力學系統中,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其動量不可能被同時確定。位置的不確定性 Δx 和動量的不確定性 Δp 是不可避免的。

☞☛理論(theory):是一套完整對的某特定物理現象的解釋。從基礎的假設出發,建立模型,用於解釋已發現的事實,推論可能的結果,或建立新的物理定律。(理論便是演繹法的具體表現)

    Eg: 相對論、量子力學。相對論是關於時空和重力的理論,由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創立,依其研究對象的不同可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提出給物理學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它們共同奠定了近代物理學的基礎。相對論極大的改變了人類對宇宙和自然的「常識性」觀念與理解,更提出了「同時相對性」、「四維時空」、「彎曲時空」等全新的概念。 量子力學是描寫微觀物質的一個物理學理論,與相對論一起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本支柱,許多物理學理論和科學如原子物理學、固體物理學、核物理學和粒子物理學以及其它相關的學科都是以量子力學為基礎。

綜合以上的種種資訊、證據與定義,在球場上所謂的"定義",都應該改稱作"理論"或是"假說",另外,還有許多非科學用語,例如"魔咒"、"傳說"、"巧合" 在使用上可以更隨意也不會引來爭議。

所以,做一個有知識有水準的球迷,別再說"波普定律"了!

「theory law difference」的圖片搜尋結果

或許有人會提出疑問,為什麼要花那麼長的篇幅來討論波普"定律"能不能被稱作"定律"呢?亦或者說,這是籃球賽場又不是自然科學,何必在乎?

我始終認為,即便是在休閒時所關注的球賽,我們還是應該保持實事求是的精神,追求真理是一種生活的「態度」,而態度決定高度。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將錯就錯,在看完本文之後堅持腐蝕自己的腦袋、蒙蔽自己的心靈繼續大放厥詞的說『波普"定律"』;可是,認清真相、回歸正道,以"假說"取代"定律"絕對是個更好的選擇。不僅如此,我認為錯誤的把"假說"擅自灌上"定律"一詞,是對於真正自然科學定律的不尊重,也是對於那些貢獻畢生所學於科學上並創造定律的科學家的不敬。

kcp3.jpg

Kentavious Caldwell-Pope 得分湖人就能贏球、沒得分則輸球這樣的情況能維持15場真的可以說是籃球場上的一大奇蹟,而這個論述能成立多久更是引發球迷們爭相臆測;但是,眾多知名體育專欄都誤用"定律"的情況實在讓人汗顏。

或許,不求甚解就是這個社會的常態吧?

我只能期盼自己不要成為其中一員,也期許自己能在未來的人生中,繼續保持實事求是的精神;別被社會大眾影響,喪失了追求事實的決心與意志......

「theory law difference」的圖片搜尋結果

『承認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個人知錯還不承認』

~~~~共勉之~~~~

Kcp2.jpg

 

「KENTAVIOUS CALDWELL POPE LAW」的圖片搜尋結果

 

 

arrow
arrow

    特級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